【材料帝国】小说免费阅读,请收藏 全本免费小说【qbmfxs.com】
90年代初的中国教育,可谓是风雨飘摇。由于各地财政力量有限,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。各地能够保障教师工资足够发放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,要想维修校舍、添置教具,简直就是痴心妄想。
由于待遇低、工作条件艰苦,许多有能力的教师都纷纷跳槽,高校毕业生也不愿意进学校当老师,导致整个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。为了留住教师。也为了改善教育条件。各地教育部门不得不想方设法自己挣钱。于是,把学校场地租借给商业公司以收取租金者有之,举办各种补习班创收者有之,重点学校明码标价招收未上线考生者有之……这就是在后世被广为诟病的所谓“教育产业化”。
今天的金塘,连搞教育产业化的条件都没有,因为整体经济不景气,百姓手里没有太多的钱,学校想搞什么高收费也找不着对象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金塘的中小学教育会是什么一副景象,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虽然早有心理准备。但朱奕臣的介绍,还是让秦海感到震惊了。据朱奕臣提供的数据,金塘下属各区县的农村中小学,居然有一半的校舍属于危房,但却无钱维护,数万学生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坐在这些危房之中上课。
如遇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显示不全,乱码错字,请更换谷歌浏览器即可正常阅读。